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我校被列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学校围绕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奋斗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为突破口,瞄准航空航天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并重,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坚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革新、坚持效益导向资源配置、不断巩固和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巩固和加强航空航天和信息两大特色学科群的优势,理科和人文社科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
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强化一流工科领先优势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为依托,以院士等高端人才领衔团队为核心,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合作平台,巩固和强化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学科的引领地位,夯实和增强软件、材料、交通等学科的领先优势,促进力学、控制、机械、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争先进位。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排名第一,6个学科位列前五名,13个学科位列前十名。工程学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推动文理学科跨越发展
瞄准国际重大科学问题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人文社科理科发展规律,坚持高举高打,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人文社科、理科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适应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人文社科、理科发展规划。校内通过资源整合、行政重组,校外通过战略联盟、联合办学等发展模式,重点支持物理、化学、生物、人文社科等学科的基础条件建设;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核心骨干教师队伍与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培育国际水准的研究团队,扎实推进经济与商学、环境学科、空间科学等学科建设。SCI论文数年均增长超30%;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1%,并且各学科ESI排名均有快速提升,支撑学校ESI总排名由2012年9月的1240名上升到2017年9月的742名,上升了40%。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拓展生命医学学科疆界
瞄准国际生命医学研究发展趋势,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通过医工交叉拓展生命医学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医学科学研究院,在窦店校区建设北航医工交叉研究院,在获批建设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之后再次获批建设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与测评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科技部空天医学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医工交叉研究平台,推动生命、医学学科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工科新方向,医科新增长点的突破。学校在生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近千篇,累计引用次数达到近5000次,使得我校临床医学的ESI排名逐渐接近全球前1%,另外,通过实质性的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促进传统学科产生新活力,产生了脊髓修复、“月宫一号”、啄木鸟防冲击机理等一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拓展规模优化布局并进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按照学科大类构建整体发展架构,逐步完善院系和科研实体架构,大力推进学科布局优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整合学科和学术资源,合理布局学位授权点。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调整中,学校新增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22个,新增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为39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同时,在学科门类方面积极拓展思路,在统计学拓展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在生物医学工程拓展医学、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另外,从研究生招生指标、学科建设经费等方面,重点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空间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
围绕实现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北航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和弘扬敢为人先、空天报国的优良传统,制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实施学科“珠峰擎天”计划,打造学科高峰凸现、交叉学科崛起的学科发展新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 孙晶)
|